炎摩法王初重祕释
觉龙阿阇梨
真言教以本有学说号为“大日经宗”。南山学派、东寺学派以及丰、智诸系,均对“大日经宗”有所阐述,然因其立论侧重点不同,遂有各个口传互为依存。
所谓“大日经宗”,在修学体现上专注“本有湛然,无缘分别”的见地。所以在行持路线中的仪轨口诀以及祕授大事之间,皆倡导“即事而真,不立功勋”的深入体证。
若在本有分位而论,死主炎魔法王,便是在“生死”的当体上用功,证“大死法门”。其死又为“杀断”义。它“杀”、“断”的对象,便是所有众生的“命根”。这命根即无明诸烦恼。而这些烦恼则皆以“阿陀那”为总集表征。
阿陀那,即梵文“adana”的音译。之所以采取音译,而不全通简翻,则因这一词汇含有众多意味。“adana”是由词根“da”变化而来。“da”的本意是“布施、给予”,亦如大品般若及华严教观所说。当以作为引导词的“a”配其前缀,以代表动作名称、作用的“ana”成其后缀时,便由“给予”变为“执取、执持、束缚”等义。因此《解深密经》及其别译本《深密解脱经》,都以“阿陀那”发挥为“执持、取”,由是真谛三藏便将“阿陀那”直接称为“执识”,诚可谓一语中的。
阿陀那既以“执着”为本体,又加“四惑”为相应。其“四惑”即“无明、我见、我慢、我爱”,密乘军荼利明王手臂上的四蛇璎珞,便是象征这“四惑”。以“无明”为根本痴心,发生见、慢、爱的交感作用。此处的见、慢、爱,便对应于烦恼、报、业三大重障。而阿赖耶作为有为有漏法的果报识,恰是念念恒流,如水逐浪。有漏法中计较人我,人、我的阿陀那业相又再次包裹有漏的阿赖耶,二者之间便一体相应,不能舍离。
所以想要彻证觉道,必循秘密法则,先从十八界的尘识上升到“执识”,由“执识”转依为平等体性,周遍无量。在此平等体性中,无漏的觉性便油然现前。
“炎魔”本义
炎魔法王,即是阿陀那在夜叉王身的示现。其炎魔,即梵文“yama”的音译。在过去的翻译中,都译为“静息止恶”等等。但这说法难免笼统,易令初学不知其本。实则“yama”是由动词词根“yam”派生而成。“yam”的意思便是“restrain”(阻止、控制、抑制、克制)。当以“a”为后缀转化为“yama”时,其含义便仍然也以“克制”为根本,或称之为“suppression”(镇伏)、“silence”(遮止)等等。
是以印度瑜伽术“八支功法”的第一支,便用“yama”命名,译作“禁制”。故而“yama”在瑜伽之中即代表自我约束与克制的自制力。同时亦包括了改进外在行为上所应遵循的表层规范。和相对于内在的“niyama”(即“劝制”、“劝戒”)同为瑜伽术中最为重要的行持心法。
因此,古来所谓的“静息、止恶”,正为自我克制的自制力。所以炎魔法王作为本门极密本尊之一,其特德便是能够收摄精神气力,令六根的能量不向外驰走。代之以“回风混合”般的口诀操作,便能够顿开般若,穿透身心迷网。
又诸译师曾将“yama”翻作“双世”,如慧琳即云:“或言‘双世’,窃谓苦乐并受故以名焉”。实则“双世”即指其以双身世天相出现。因此炎魔法王有男女两世天的化身。显教常常将之理解为“兄妹”,其深祕即般若菩萨定、慧双荃也。
法显总持
炎魔法王心咒见于《炎魔法王的般若心》。其心咒中:
咒首的“吽”字,作为本咒基础观修时的种子字,需要以三种颜色进行观修,并将各色光之间化为相应的器杖,用来调和我们的贪嗔痴三毒。未经灌顶的学人,仅持诵亦获大利。缘此前传授本祕密心咒后,修持诸众多得感验,其中不乏增益精气,不畏暗夜等效。这些基础效果皆是吽字三昧的利益。
其次的“地”,为般若菩萨种子字,同时亦为文殊大圣手中所持宝剑的能生种子。在炎魔法王的行持体系里,则将此字列出六个层次的观修阶位。即是相应于大日如来进入“般若菩萨三摩地”时所展现的“清净六趣智光”。炎魔圣尊即由之出生,故“地”字的六层观修实为本法重镇。其间印、观、明的密切配合,能将六道习气逐一渐次化解,使行者易得正定。
原来在禅修过程当中所显示的一切境界,都同六道习气的结使有关。如止观法门内辟除魔障侵袭的方法,所呼召揭发鬼神的名姓及相状、因缘,都与自己的习气牢不可分。倘若将魔障视同外来敌寇,那昼夜之间必定恼乱无穷。炎魔法王祕密心咒中的“地”,即可遣除此等结使习障。所以《炎魔法王的般若心》中,即提到念诵“地”应该安和调适,做到放松,甚至肯放弃对肉身的执着,而令心周遍于时空的任何一个点、线、面。所以明惠上人在彼密传“海印三昧”法系当中,即是以类似的方法进行训练。当然,其间细密的观修层次皆为上人于定中从文殊而受,故非常情可得臆测。
而同样的种子字,在不同的本尊法内,窍诀皆不等同。譬如文殊调伏法中以“地”字破坏怨念,并非经文中讲的那么简单。若无定力及观智乃至口诀的辅助,只能增加自己的嗔恚,于道毫无助益。而当以文殊求智慧时,“地”字则又具备了另外的观修方法。即便是同样的三昧耶形,在各种事业法内也都有不同的应用,所以切勿见到本文中的初释,便以此配释别的本尊法,那是非常不智慧的行为。
下面的“炎嘛啦加呀”,包括了本尊羯磨身、御座及其本地的总摄。本尊以水牛为御座,即同大威德明王,皆是般若无分别智的妙用。在传承中,观修水牛的相应形态动作以及眼神步法,都会有种种不同的功效产生。而水陆自在更祕指身心当中阴阳二气的平衡。所以持诵本咒,在极大程度上,能够对淫欲有相当的对治。淫欲的发动,皆是下元不固所致。心理习气不必拈提。如果将身体阴阳二气平衡,下元精关牢固,即便习气发动,也仅仅是心里忆念淫欲,除非极其强制地忆念,否则下体不会有太大的反应。因为精气密固之后,大多会上冲心府,补足灵液。此时对淫欲往往抱有一定的“厌恶感”,觉得那些事“很无聊”。如果借此精进,便能够真正踏上“转身一路”。
末尾的“斯哇哈”,在本心咒中主要起催动的作用。意即催动炎魔法王照察行者身心,予以急速加持。
炎魔法王化解淫欲法
在本法中,有“气结、咒结”等化解淫欲的方法。但涉及身体上的复杂观修,并非单一文字能够描述清楚,在这儿只提供简单易行的方法。
在戌时(晚间7-9点),面向“西北方”,合掌称“南无炎魔法王天众地类一切精神所镇护处”三反。而后在此方向坐定,诵炎魔法王心咒1080反。诵时需观此方向有炎魔法王身(图见《炎魔法王的般若心》)。炎魔法王施愿印中化出彩虹光明。持诵时缓缓观照此彩虹光明由行者的肩部,约当“肩井穴”的范围处进入,乃至周流全身。行者一身皆被虹光围绕,皆由炎魔法王镇护,精气充盈。在念诵观修结束时,礼拜炎魔法王三反。廻向云:“愿承炎魔法王加持,令弟子某某身中四大调和,精气密固满足。淫欲化解,清凉澄定。”廻向完毕,即观炎魔法王当下消融,无迹可寻。
此法应祈请,从大仪轨中略出少分,更深层次的口诀非普传之列。行者诚能信受奉行,必然会有助益。而当精气略微牢固时,千万不要滋纵情欲。或者观看能动习染的图片、文字乃至影像。大概当两周以上,才能基本做到心虽动而身不动。当然,这也视乎修学者的身体实际状况。如果亏损较为严重,则应在平时也多念诵心咒,观修时平稳放松,持之以恒,方有转机可言。
在大仪轨的“气结”之中,尚有“补法”等口诀,将来若因缘具足,或可通过网络传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