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 > 真言奥义  > 查看详情

袁焕仙与南怀瑾示疑 · 抽丝剥茧

来源: 南天铁塔 时间:2024-08-13 18:24:19

袁焕仙与南怀瑾示疑 · 抽丝剥茧

 

觉龙阿阇梨

 

内容提要:

1 临济焕仙

2 参禅前行

3 疑情深浅

4 解析话头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熟悉南怀瑾,必知袁焕仙。袁焕仙四十岁时,拜在吴梦龄门下习学禅法,他的根器比较适合临济宗的路线。于是就专门在这方面励下苦功。但凡通过参究临济禅有所悟入,必然会带些江湖气,甚至是绿林豪杰的风音铁骨。所以当年有很多老学究把袁焕仙的做派看作为“狂禅”。

若要用一个比较贴切的词汇来形容临济宗,我会用“大开大合”。就像一个人,可以突然从沉默寡言变得雷霆万钧,策马奔腾,然后又瞬时间以爆破式的速度回归于平静亦如寒潭死水。两个极端的状态完美地揉捏在一起!

所以袁焕仙静下来的时候,俨然如夫子端坐。可批评教育起学生,则能把人骂到寒毛直竖,体无完肤。这,就是临济一脉的“棒喝”。

但参禅不是普通人想当然似的可以随意承当,即便是按照现代化流程,拿到所谓的正宗“法卷”,也未必就能尝到几分的禅味,乃至妙趣横生的禅机想都别想,徒增烦恼罢了。原因何在?入禅的前行是对人生有足够的疑问。

袁焕仙所处的年代,正值家国多难,动荡不安,人心惶惶。面对如此繁杂的不确定性,任凭谁的内心都会发出求解的呐喊。究竟自己是应该为了民族大义参军入伍?还是图个安稳务农耕田?抑或趁着乱世之机经营商贾?哪一种该是属于自己的人生?怎么样才过得富有意义?由时代背景甩出的问题层出不穷,这才让袁焕仙步入了禅宗的大门。

足够的人生发问,是禅门深造的必经之路。只有对自己的生活充满深刻的疑思,才有机会将话头爆发出来的疑情挥洒到最高的水准,破迷开悟。


订阅完整版者可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