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 > 真言奥义  > 查看详情

声色犬马的楞严征途 · 黑荼使命

来源: 南天铁塔 时间:2024-08-13 18:31:56

声色犬马的楞严征途 · 黑荼使命

 

觉龙阿阇梨

 

内容提要:

1 楞严南华

2 楞严三昧的密教四品深义

3 关乎大黑天荼吉尼的楞严经

 

读经和选美很相似。有骨感美,如《般若》;有丰蕴美,如《方广》;有脱俗美,如《楞严》;有凝脂美,如《法华》。

老百姓看书,其实谈不上什么考究,所以像那些随处可见的经典,已足够让普通爱好者去受用。那喜欢看楞严的呢?多半都是爱读书的人,或者是爱装读书的人。哈哈,说这个话并不是讽刺,而是反衬这部经典潜藏着十分深厚的书卷风,喜欢美篇华章者,对它的遣词用句当然会比较来电。

例如“自心取自心,非幻成幻法”,“空生大觉中,如海一沤发”。除了朗朗上口,还能够让我们遐想出许多内容。中天竺的梵僧般剌密谛,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这本《楞严经》带到中国。后来依靠禅门北宗一系的推动,居然令此书蜕变为士大夫阶层最流行的课外读物。

要知道,他们基本上都是儒家大士,文学素养比较高,单纯的普通经典,总感觉满篇白话,无法达到内心文字上的期许,当然会觉得不够过瘾。可楞严就不同了,不仅词藻华丽,内容上也相当够劲,这难免会带来一些错觉,好像看了这本书,便可以抛掉其他的秘籍,从此称霸武林,笑傲江湖了。也难怪清朝的某位老前辈直接将楞严比喻成西天的《南华经》。

楞严在探讨心灵问题时与对弈无二无别,需要认认真真地左思右想、审时度势,恰似用兵打仗,万马奔腾千钧一发之势。而在后面更是提及十仙魔境,笔法猛烈出奇,大有遗世傲物舍我其谁的英雄本色。而南华也同样霸道非凡了,前一秒还在那儿鹏程万里,扶摇九天。后一秒换身衣服,开始庖丁解牛,心斋坐忘。真可叹言:庄子之奇绝,楞严之妙悟,一道一佛,无不在勾勒出别具一格的魅力国度。

就连宋代提倡变法的王安石,也受禅宗的影响颇重,对楞严可以说攻读最深,并且经常与一帮好兄弟探讨交流,还写下了专门的注解。甚至在包括给女儿的信里,都嘱咐孩子要好好研究此经,其流行程度可见一斑……

当然,除了居士们,还有剃发的和尚,炼丹的道人,都纷纷给楞严作出相应的注释,乍一看,此书的讲传数量好像非常可观。然而仔细研究则不难发现,这些过去的讲解,在新时代的冲击下,已经透露出几许苍白无力的痕迹。归结起来无非就是八个字——“不可不看,不可再看”。我们初期阅读那些遗著可能会感觉到非常兴奋,等你把历代的注解都读完,便会索然无味,更是不明就里。不是冗长繁复,就是矛盾重重,真如五里雾中徘徊,永远捉不到边际的感觉。

那么“首楞严”到底什么意思呢?可能即便是把楞严咒背得滚瓜烂熟的人,也不知道其真正实义。它是梵文śūragama的音译简写,用现代话说就是“勇敢前行”的意思。

至于它的前提,则是无所畏惧,因此很多古德以楞严咒作为降妖伏魔的利剑。我们可以看到密教的各类本尊,手持铃杵棍棒、轮索钩斧等法器,他们是用有血有肉的具体现象来展示其无畏无惧的决心,所以思想绝对不是喊口号那么简单容易,必须有相应的行动来支撑。足见修行一定不是论嘴巴功夫,实修实证尤为重要。

其次,首楞严三昧并不等同于首楞严经,而是十地菩萨和十方诸佛所共有的内功心法。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上,包含有贤劫十六尊,为贤劫千佛修炼法象的汇总集合。此十六尊被依次划分成东南西北四个方向,其中有四位是关乎楞严三昧的核心人物,它们贯通此法的四品境界分别为:无疑,无怖,胜住,善住。下面我就依密乘的角度来解析其实质,逐一探讨一下楞严与密法之间的奥义,揭开首楞严的密宗面纱。


订阅完整版者可留言